苏州进步教育家教网  
设为首页
手机版
 
欢迎您访问苏州进步教育家教网,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家教/教学服务!
最 新 公 告

1.2022年暑假班招生报名已启动.
2.本家教网站的免费视频学习中心已开通.
3.本家教网站的资料查找中心已开通.
家教电话:18936084829(胡老师).

 


点击下载试题

友情提示:
1.点击下载时,跳转至新页面后,点击普通下载即可。
2.如果提示你,输入解压密码时,密码为,“苏州进步网www.szjjedu.com”。
3.如在线浏览可以点击全屏按钮。
4.您下载的资源均为完整版。

中高考家教
当前位置:主页 > 家教资料 > 其他家教资料 >


201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flash版


作者:deadmin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07-10 阅读次数:




免费下载:2013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flash版

湖南省长沙市2013年中考理综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3分)(2013•长沙)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白醋挥发 B. 铁锅生锈 C. 煤炭燃烧 D. 饭菜变馊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白醋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煤炭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饭菜变馊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3分)(2013•长沙)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B. 空气是混合物
  C. 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D. 氮气可以供给呼吸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空气的污染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空气的成分、混合物与纯净物的特征就分析判断.
C、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氮气不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空气的污染物,吸入后悔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严重危害,故选项说法错误.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CO2占0.03%,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氮气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可吸入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空气的成分、各成分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3.(3分)(2013•长沙)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闻气体气味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熄灭酒精灯

考点: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夹试管时从底部往上套,套到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与桌面呈45度角.开始加热时要预热,再在不停移动试管使液体中下部均匀受热.B、根据气体的闻味方法考虑;C、根据量筒量取液体的读数方法考虑;D、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方法考虑.
解答: 解:A、试管内液体量超过了试管容积的,手握长柄,故A错;
B、气体的闻味方法:用手扇着闻,故B错;
C、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错;
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3分)(2013•长沙)下列物质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木炭 B. 红磷 C. 铁丝 D. 硫粉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生成物的状态.
 
5.(3分)(2013•长沙)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引起当地水质变化,下列有关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 志愿者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
  B. 水体有自净能力,震后灾区的水可直接饮用
  C. 志愿者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考点: 水的净化;水的组成;硬水与软水.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A、根据活性炭有吸附性分析;
B、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需要一定的时间
C、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析;
D、根据水的组成分析回答.
解答: 解:A、活性炭有吸附性,志愿者可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故A正确;
B、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需要一定的时间,震后灾区的水不能直接饮用.故B错误;
C、志愿者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故C正确;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比较全面地考查了水的净化、组成、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等知识,属于基础知识.归纳、总结有关水的知识,是解答本类题的关键.
 
6.(3分)(2013•长沙)“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考点: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毒性;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专题: 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A、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一氧化碳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判断.
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根据常见的碳单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C60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也属于碳的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一氧化碳的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7.(3分)(2013•长沙)下列含硫的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  )
  A. H2SO4 B. SO2 C. S D. H2S

考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 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 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解答: 解:A、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2+x+(﹣2)×4=0,则x=+6,故错误.
B、氧元素显﹣2价,设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y+(﹣2)×2=0,则y=+4,故正确.
C、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S属于单质,故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故错误.
D、氢元素显+1,设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1)×2+z=0,则z=﹣2,故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即可.
 
8.(3分)(2013•长沙)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 夏天喝的汽水不是溶液
  B. 蛋汤太咸,加水稀释后口味变淡
  C. 鱼塘中放置喷水泵的作用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 凉茶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考点: 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B、根据加入水后浓度变小考虑;C、鱼塘中放置喷水泵是为了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考虑;D、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考虑.
解答: 解:A、汽水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说法错误;
B、蛋汤太咸,加水稀释后,汤的浓度小了,变稀了,口味变淡,故B说法正确;
C、鱼塘中放置喷水泵是为了增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故C说法正确;
D、凉茶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9.(3分)(2013•长沙)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B. 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 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 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考点: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具有微粒的特性:很小,不断运动,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物质状态变化则是由于分子间间隔大小的变化.
解答: 解:A、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
B、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香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的香气.故选项解释正确;
C、1滴水的体积已经很小了,而含有的水分子的数目又是这么多,说明了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水结成冰,是由于水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水分子没有停止运动.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3分)(2013•长沙)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她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毛氏红烧肉、排骨汤、炸鸡腿.这份午餐搭配中还需要的营养素是(  )
  A. 糖类 B. 蛋白质 C. 油脂 D. 维生素

考点: 均衡营养与健康.
专题: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毛氏红烧肉、排骨汤、炸鸡腿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故选D.
点评: “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本题考查了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同时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搭配,要合理膳食.
 
11.(3分)(2013•长沙)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
  B. “二手烟”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因为香烟的烟气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C. 将塑料废弃物切成碎片后填埋于土壤中
  D.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考点: 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白色污染与防治;烟的危害性及防治.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乙醇的制取特点分析;
B、根据烟气的成分分析;
C、根据塑料废弃物能污染环境;
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解答: 解:A、乙醇可以通过植物发酵生产,属可再生能源.故A正确;
B、由于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有害物质,所以,二手烟”对人体健康有影响.故B错误;
C、将塑料废弃物切成碎片后填埋于土壤中会污染环境.故D错误;
D、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进来更多的氧气,会使燃烧更旺.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问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12.(3分)(2013•长沙)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KNO3、NaCl、HCl B. FeCl3、Na2SO4、KCl
  C. CuSO4、H2SO4、NaCl D. FeCl2、KCl、NaOH

考点: 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专题: 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
分析: 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能结合成沉淀的则不能得到透明的溶液;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 解:物质加到水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说明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A、三者之间不反应,符合无色透明的要求,故选项正确.
B、三者之间不反应,但FeCl3溶于水呈棕黄色,故选项错误.
C、三者之间不反应,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D、FeCl2与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变浑浊,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对于能否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要注意彼此之间不能生成沉淀,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3.(3分)(2013•长沙)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通入氧气、点燃
B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氯化银 溶于水、过滤
C 验证锌、铜、金的金属活动性 加盐酸
D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水或盐酸

  A. A B. B C. C D. D

考点: 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钠易溶于水,氯化银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锌能与稀盐酸反应,铜、金均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加盐酸不能验证锌、铜、金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氧化钙和碳酸钙均能与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4.(3分)(2013•长沙)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B. 金属M可能是铜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该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 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 根据题意,金属M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R的活动性比银强,再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由于金属M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说明M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故A正确;
B、由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金属M可能是铜.故B正确;
C、该反应有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反应前M是单质化合价为0,反应后生成了M(NO3)2M的化合价是+2价,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金属单质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说明组成单质的金属元素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元素的活动性强.
 
15.(3分)(2013•长沙)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所以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 二氧化碳能灭火,所以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考点: 物质的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从这个角度分析本题;
B.根据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C.根据对带电微粒和不带电微粒的了解情况考虑;
D.根据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考虑.
解答: 解: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
B.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酸和碱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故B错;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例如中子不带电,故C正确;
D.氮气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故D错.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化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化学思维方法,难度不大.
16.(3分)(2013•长沙)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北斗”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C. 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 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考点: 能源的分类;半导体的作用;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应用题;其他综合题.
分析: (1)可再生能源指的是像水能、风能以及太阳能,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
(2)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但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是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对于没有空气的情况下的信息传递一般都是通过电磁波实现的;
(3)电磁波和电流 在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电磁波的应用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
(4)二极管是由半导体做成的器件,它具有单向导电性.
解答: 解:A、对于太阳能等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故A错误;
B、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北斗”导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故B错误;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C正确;
D、LED灯的核心元件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能源、半导体、电磁波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内容的考查,比较简单.
 
17.(3分)(2013•长沙) 长沙橘子洲头是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到周末的夜晚,橘子洲的上空就会燃气璀璨夺目的烟花.这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为长沙休闲旅游增添了一张新的名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放礼花时,我们是先看到礼花后听到声音
  B. 礼花爆炸时,内能和机械能没有相互转化
  C. 礼花爆炸时,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响声,是因为其音调高
  D. 礼花爆炸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爆炸而产生的,与振动无关

考点: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声速;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 应用题;声现象;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礼花爆炸是炸药燃烧产生大量的燃气做功的过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3)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调是声音的高低;
(4)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
解答: 解:A、礼花和声音是同时产生的,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所以先看到礼花后听到声音,故A正确;
B、礼花爆炸是炸药燃烧产生大量的燃气做功的过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B错误;
C、礼花爆炸时,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响声,是因为其响度大,故C错误;
D、物体由于振动产生声音,故D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光和声音的传播速度,音调、响度、音色的区别,比较简单.
 
18.(3分)(2013•长沙)下列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一致的是(  )
  A. 
手影 B. 
水中倒影 C. 
钢笔“错位” D. 
彩虹

考点: 光的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根据四幅图中形成的原理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并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
解答: 解:A、手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故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钢笔“错位”是光线通过玻璃进入空气发生两次折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彩虹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19.(3分)(2013•长沙)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食品夹 B. 
瓶盖起子 C. 
螺丝刀 D. 
钳子

考点: 杠杆的分类.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 解:A、食品夹,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B、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C、用螺丝刀起钉子,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在钳子的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20.(3分)(2013•长沙)如图所示的电蚊拍,具有灭蚊和照明等功能.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只有灭蚊网通电起到灭蚊作用;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灭蚊网与灯都通电同时起到灭蚊和照明的作用.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这种要求的是(  )
 
  A.   B.   C.   D. 

考点: 电路图设计.
专题: 图析法.
分析: 串联电路的特点是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互不影响.再根据开关的作用来判断符合要求的电路图.
解答: 解:根据题意可以知道,灭蚊网和灯泡互不影响,因此属于并联,故A、B错误;答案C中S1闭合,S2断开时,灯泡亮,灭蚊网不工作,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综上所述,只有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开关的作用,用排除 法可以得出正确的答案,基础性题目,比较简单.
 
21.(3分)(2013•长沙)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
  B. 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
  C. 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
  D. 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

考点: 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本题抓住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有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
解答: 解:
A、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是馒头上的内能一部分转移到空气中了,是热传递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B、两手互相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
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对石头做功,同时石头对锤子也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锤子发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活塞压缩空气做功 、活塞克服与筒壁间的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使打气筒壁变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判断是做功还是热传递,关键是看能量是发生了转化还是转移.
 
22.(3分)(2013•长沙)某家庭电路的部分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三个插座是串联的
  B. 控制灯泡的开关S要接在火线上
  C. 三脚插头的用电器也可插入两孔插座
  D. 闭合开关S时,灯泡不亮,一定是零线某处断路

考点: 家庭电路的连接.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1)家庭电路中,各插座和各家用电器之间都是并联的.
(2)开关控制灯泡时,开关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
(3)三个插头的用电器只能使用三孔插座才比较安全.
(4)闭合开关S时,灯泡不亮,可能是零线断路,也可能是火线断路.
解答: 解:A、图中的三个插座是并联的.不符合题意.
B、控制灯泡的开关S接在火线上,断开开关,切断火线,操作电路更安全.符合题意.
C、三脚插头的用电器使用三孔插座时,金属外壳接入大地,避免发生触电事故;三脚插头用电器使用两孔插座也能工作,但是使用不安全.不符合题意.
D、闭合开关S时,灯泡不亮,可能是零线断路,也可能是火线断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掌握家庭电路中三孔插座、两孔插座、开关、灯泡的接法,并理解各种接法的原因.
 
23.(3分)(2013•长沙) 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 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D. 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

考点: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但是两个力的作用点在不同的物体上.
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解答: 解:A、粉笔刷所受磁力沿水平方向,而粉笔刷所受重力沿竖直方向,故不是一对平衡力;
B、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由于重力的作用,粉笔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而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因此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说法正确;
D、粉笔刷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4.(3分)(2013•长沙)我们居住的城市高楼林立,如不小心发生高空坠物事件,则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更不 可有意为之.日前,某小区的陈先生在早上下楼取车时发现车的后挡风玻璃被穿了一个孔,上面还插着一个可乐瓶,肇事的可乐瓶里大约还有的可乐.对此,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可乐瓶从高空坠落,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
  B. 可乐瓶对挡风玻璃没有做功
  C. 可乐瓶从高空坠落,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
  D. 可乐瓶砸在挡风玻璃的瞬间,具有很大的重力势能

考点: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与守恒.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在物体下落时,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对外做功.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其转化为动能时,往往也会越大.据此来对本题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可乐瓶从高空坠落,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而不是动能会转化为重力势能,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B、可乐瓶将挡风玻璃击穿了一人孔,很明显是对物体做了功,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C、可乐瓶从高空坠落,高度很高,又有较大的质量,因此重力势能会转化为较多的动能,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可乐瓶砸在挡风玻璃的瞬间,其速度达到最大,具有很大的动能,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中考查了重力势能与动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考查的知识点较为简单.同时也对我们进行了一次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25.(3分)(2013•长沙)普通电瓶车耗电一度,最多能够跑40km,2013年5月由湖南大学学生发明团队研制的超级节能赛车,一度电可跑250km,该赛车质量仅为50kg,运动时“贴地”而行.关于该节能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车身采用密度较小的碳纤维材料,车架采用轻质高强度铝材,以减轻车的质量
  B. 零部件间摩擦很小,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C. 车外观呈线条流畅的水滴形,以减小风阻力
  D. 车的重心高,不容易翻倒

考点: 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重心.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要减小电瓶车行驶时与地面的摩擦力,需要尽可能地减轻质量,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力;
②克服机械摩擦做的是额外功,减小摩擦可以少做额外功,机械效率相应提高;
③车辆外观多呈流线型,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减小空气阻力;
④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重心越低,物体稳定性越强.
解答: 解:
A、车身采用密度较小的碳纤维材料,车架采用轻质高强度铝材,以减轻车的质量,减小车身对地面的压力.此选项正确;
B、零部件间保持良好润滑,摩擦很小,赛车骑行过程中克服零部件摩擦做的额外功较少,可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此选项正确;
C、车外观呈线条流畅的水滴形,可以有效减小骑行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此选项正确;
D、赛车运动时“贴地”而行,说明重心很低,可以增强骑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此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 此题以中学生最熟悉、喜爱的赛车为素材设计题目,考查了密度、稳度、减小摩擦力的措施等知识,体现了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26.(3分)(2013•长沙) 电梯为居民出入很大的便利,出于安全考虑,电梯设置有超载自动报警系统,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R1为保护电阻,R2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磁铁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B. 工作时,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
  C. 超载时,电磁铁的磁性减小 D. 正常情况下(未超载时),K与B接触

考点: 电磁继电器的组成、原理和特点.
专题 : 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1)电磁铁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
(2)知道电流的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电磁铁的NS极;
(3)R2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增大而减小,所以知道超载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情况,根据I=判断出电流的变化;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和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有关;
(4)正常情况下(未超载时),衔铁被弹簧拉起,K与静触点A接触.
解答: 解:A、电磁铁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工作时,电流从电磁铁的下面导线流入,利用安培定则判断出电磁铁的下端为N极,上端为S极,故B正确;
C、超载时,随着压力的增大,压敏电阻的阻值随着减小,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增大,电磁铁的磁性逐渐增强,故C错误;
D、正常情况下(未超载时),衔铁被弹簧拉起,K与静触点A接触,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原理、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安培定则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较多,但都是基础性题目.
 
27.(3分)(2013•长沙) 在如图的电路中,灯泡L上标有“6V 4W”的字样,当S、S1均闭合时,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示数为12V;若再断开S1,灯泡的实际功率变为原来的,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4V
  B. 电阻R1的阻值为27Ω
  C. 断开S1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 断开S1前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为4:1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阻的串联;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1)当S、S1均闭合时,灯泡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的电压;
根据P=UI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灯泡和R2的电阻;
(2)若再断开S1时,灯泡与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灯泡的实际功率变为原来的和P=I2R求出电路中的电流,进一步得出断开S1前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R1的阻值,再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
解答: 解:(1)当S、S1均闭合时,灯泡与电阻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6V,功率为4W,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电源的电压U=UL+U2=6V+12V=18V,故A不正确;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根据P=UI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IL= = =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RL= = =9Ω,R2= = =18Ω;
(2)若再断开S1时,灯泡与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灯泡的实际功率变为原来的,
∴根据P=I2R可得,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即电流表的示数:
I′= = = =A,
断开S1前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I:I′=A: A=2:1,故D不正确;
电路中的总电阻:
R= = =54Ω,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R1=R﹣RL﹣R2=54Ω﹣9Ω﹣18Ω=27Ω,故B正确;
电压表的示数:
U2′=I′R2=A×18Ω=6V<12V,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不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方式的辨别和公式及规律的灵活应用.
 
二、(本大题共5小题,11空,每空2分,共22分)
28.(4分)(2013•长沙)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 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的底部外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 凝华 现象(填物质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 放出 热量(选填“吸收”后“放出”).

考点: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 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解答: 解: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
故答案为:凝华;放出.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29.(4分)(2013•长沙)某电热壶的电阻为40Ω(假定恒定不变),工作时电流为5A.一标准大气压下,用该电热水壶将0.5kg的水从20℃加热至100℃,最少需要吸收热量 1.68×105 J,电热水壶至少要工作 168 s.

考点: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专题: 计算题;电和热综合题.
分析: (1)知道水的质量和温度的变化,根据Q=cm(t2﹣t1)求出水最少需要吸收的热量;
(2)根据P=I2R求出电热壶的加热功率,当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全部被水吸收时所用的加热时间最小,根据Q=W=Pt求出最小加热时间.
解答: 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2﹣t1)
=4.2×103J/(kg•℃)×0.5kg×(100℃﹣20℃)=1.68×105J;
(2)电热壶加热时的功率:
P=I2R=(5A)2×40Ω=1000W,
当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全部被水吸收时所用的加热时间最小,则最小加热时间:
t== = =168s.
故答案为:1.68×105;168.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功与热量的综合题,要注意当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全部被水吸收时所用的加热时间最小,是一道较为简单的计算题.
 
30.(4分)(2013•长沙)浏阳腐乳以其口感细腻、味道纯正而远近闻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测得一块腐乳质量约为10g,体积约8cm3,则其密度为 1.25 g/cm3.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 不变 .

考点: 密度的计算;密度及其特性.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密度及其应用.
分析: 知道腐乳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其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解答: 已知:m=10g,V=8cm3
求:腐乳的密度和吃掉一半后剩余部分的密度变化
解:(1)腐乳的密度:
ρ== =1.25g/cm3,
∵密度是 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若吃掉一半,剩余部分密度将不变.
故答案为:1.25;不变.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和密度的特性,是一道基础题目.
 
31.(4分)(2013•长沙)2013年长沙体育中考,男生新设引体向上项目.如图是引体向上的示意图,小云同学在半分钟内做了12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已知小云的质量为60kg,每次引体向上他能将自身重心提高0.4m,则小云每做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为 240 J,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功率为 96 W.(g取10N/kg)
 

考点: 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1)已知小云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求小云重,又知道引体向上移动的距离,根据公式W=Gh可求小云每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
(2)已知在半分钟内做了12个规范的引体向上,结合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进一步求出总功,然后利用P=求出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
解答: 解:(1)小云的重力:
G=mg=60kg×10N/kg=600N,
小云每一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
W=Gh=600N×0.4m=240J;
(2)小云半分钟做的总功:
W总=240J×12=2880J,
t=0.5min=30s,
小云做功的平均功率:
P= = =96W.
故答案为:240;96.
点评: 本题考查做功和功率的计算,关键是要知道求平均功率要用总功除以总时间.
 
32.(8分)(2013•长沙)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货物上楼,每件货物重100N,每次运送的量不定,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动滑轮重为 100 N,当某次运送4件货物时,绳子的拉力F是 250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考点: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专题: 简单机械;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注意题目中的条件不计绳重和摩擦,在拉起物体过程中动滑轮重不变.
(1)根据图象知,当物重为1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将数据代入公式η= = 便可求出动滑轮的重力.其中W有用=Gh,额外功即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所以W额=G动h.
(2)判断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将数据代入公式F=(G物+G动)便可得出.
(3)将重力及拉力代入公式η= ×100%= ×100%= ×100%计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 解:由乙图知,当G=100N时,η=50%
∵η= = =
即:50%=
解得:G动=100N
运送4件货物时,G′=4×100N=400N
由甲图知,滑轮组由2段绳子承担物重.
所以F=(G′+G动)=×(400N+100N)=250N
η′= = ×100%= ×100%=80%
故答案为:100;250;80%.
点评: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能从图象中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三、(本大题共4小题,第33题4分,第34题、35题、36题每题6分,共22分)
33.(4分)(2013•长沙)小明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他调节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发现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10 cm.
(2)如图所示,在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睛”的镜片,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现取下“近视眼镜”的镜片,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靠近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知道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 解:(1)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光屏上呈现一个倒立等大的像,则2f=20cm,所以f=10cm.
(2)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如果取下“近视眼镜”的镜片,相当于将原来的光线会聚一些,成的像会靠近凸透镜.
故答案为:(1)10;(2)靠近.
点评: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并考查了近视镜对光线的作用.
 
34.(6分)(2013•长沙)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时,小军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描绘成如图乙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BC段表明该物质处于 固液混合 态.
(3)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CD段的比热容 小 .
 

考点: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掌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知道晶体在熔化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态;熔化完后为液态.
(3)首先根据该物质的熔点判断出该物质为冰.知道水的比热容最大.
解答: 解:(1)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
(2)由图象知,BC段为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
(3)因为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熔点为0℃.由此可知,该物质为冰.AB段为冰,CD段完全熔化完,为水.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
故答案为:(1)晶体;(2)固液混合;(3)小.
点评: 此题是晶体的熔化实验,主要探究了冰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同时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对晶体的熔点和熔化过程中物理规律的正确理解.
 
35.(6分)(2013•长沙)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华的三次实验情况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 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和乙两组数据可知,压力一定时, 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华比较甲和丙两组数据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老师指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理由是: 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

考点: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必须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才行;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在实验中要用到控制变量法,研究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时,要控制压力一定;研究摩擦力和压力是否有关时,要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解答: 解:(1)让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摩擦力才是一对平衡力,拉力才等于摩擦力;
(2)比较甲和乙两组数据可知,压力一定时,甲的摩擦力f甲=F甲=3.6N,乙的摩擦力f乙=F乙=5.6N,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和丙两幅图中的压力不同,接 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而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原因是在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压力大小的关系时,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接触面越粗糙;(3)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注意二力平衡知识和控制变量法的熟练运用.
 
36.(6分)(2013•长沙)小英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电源电压为3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中的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
(2)小英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并移动滑片P,依次得出以下数据:
 灯泡两端电压U/V 电路中的电流I/A
1 2.8 0.28
2 2.5 0.25
3 2.2 0.22
分析上面表格中数据,此实验操作有何不规范之处? 没有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
(3)请帮小英计算第2次实验中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 0.625 W;并通过以上实验数据间接计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1.444 W.
 

考点: 电功率的测量.
专题: 测量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电流表的接法,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
(2)要想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源电压必须达到或超过其额定电压,才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根据P=UI求出第2次的实际功率;根据表中数据结合欧姆定律求出小灯泡的电阻,根据P= 求出其额定功率.
解答: 解:(1)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实物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而测量数据中灯泡两端的电压中没有额定电压,所以求出的功率值中没有额定功率,所以此实验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是:没有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第2次实验中小灯泡的实际功率P=UI=2.5V×0.25A=0.625W;
∵I=
∴灯泡的电阻:R== =10Ω,
所以灯泡的额定功率:
P额= = =1.444W.
故答案为:(1)电路图如上图;(2)没有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3)0.625;1.444.
点评: 连接实物电路图时要注意按题意要求确定电流表的接法;能够根据电功率公式求出电功率;能够正确的分析和处理数据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四、(本大题共3小题,第37题、38题每题6分,第39题8分,共20分)
37.(6分)(2013•长沙)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2013年5月1日2时34分,无动力飞行大师杨龙用两分钟的时间,依靠无动力三角翼从湘江东岸滑翔至西岸.杨龙飞的起飞点在湘江边某高楼50层楼楼顶,起飞高度仅有200米.准备工作就绪后,在起跳环节,只见杨龙飞带着一副无动力三角翼,通过一阵急促的助跑动作后,从起飞平台一跃而起,于是他整个人向前跨出楼顶平台.刚开始,我们看到杨龙飞在空中快速下坠,好惊险!专家分析,如果挑战者不能快速精准寻找气流支撑,以保持一定高度滑翔,就极有可能一头栽下直至坠毁.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杨龙迅速调整姿态和角度,3秒后,就像鸟儿一样在天空滑翔起来.他感觉风呼呼的从脸庞刮过,倍感凉爽,美丽的山水洲城景色从眼下快速掠过.挑战成功!杨龙飞成为全球城市高空无动力飞行第一人,现场观众纷纷为他欢呼,声音响彻湘江沿岸…
(1)按要求填写表中空白
 物理现象(摘取原文) 物理知识
① 杨龙飞在空中快速下坠  受到重力的作用 
②  通过一阵急促的助跑动作后,从起飞平台一跃而起  利用惯性
(2)请根据文中所给信息提出一个有关声现象、物态变化、力学或能量转换等方面的物理问题,并作出回答.注:不与表中内容重复.
示例:问题:杨龙飞看见景色从眼下掠过,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
答案:自己.

考点: 力的作用效果;惯性.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地面及其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2)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3)判断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来比较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就是物体相对于该参照物是运动的,否则就是静止的.
解答: 解:(1)①杨龙在空中快速下坠,是因为他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②杨龙通过一阵急促的助跑动作后,从起飞平台一跃而起,起跳之前的助跑是利用了惯性;
(2)①声现象:现场观众纷纷为他欢呼,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答案:观众的鼓掌声是手掌撞击振动产生的.
②物态变化:他感觉风呼呼的从脸庞刮过,为什么会倍感凉爽?
答案:风加快了他脸上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
③力学方面:杨龙就像鸟儿一样在天空滑翔起来,为什么能在空中滑翔?
答案:利用了空气流速和压强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④能量转换方面:刚开始,我们看到杨龙飞在空中快速下坠,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答案: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
故答案为:(1)①受到重力的作用;②通过一阵急促的助跑动作后,从起飞平台一跃而起.
(2)见解答部分.
点评: 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以重大事件为背景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8.(6分)(2013•长沙)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已于2012年10月正式服役,其 最大吃水深度为10.5m(指最底部到水面的竖直距离),排水量达6.7×104t,舰载机50余架,它将为保护我国领土领海发挥重要的作用.(取ρ海水=1.0×103kg/m3,g=10N/kg)
(1)每次战机从甲板起降前,机组成员要对甲板进行地毯式排查.已知飞行甲板长300m,排查时人的行走速度约为1.5m/s,则船员从船头到船尾进行一次排查需要多长时间?
(2)当“辽宁舰”达到最大吃水深度时,其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为多大?
(3)当一架质量为20t的舰载机起飞后,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了多少?
 

考点: 速度的计算;液体的压强的计算;浮力大小的计算.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1)已知飞行甲板长300m,和排查时人的行走速度,利用公式变形可求得排查需要多长时间;
(2)已知最大吃水深度为10.5m,利用p=ρgh求得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
(3)舰载机起飞后,航母的重力减少,受到的浮力减少,减少的浮力等于舰载机的重力,然后由浮力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出航母排水量的体积减少量.
解答: 解:(1)∵v=,
∴船员从船头到船尾进行一次排查需要的时间t== =200s;
(2)其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10.5m=1.05×105Pa;
(3)∵F浮=G舰载机=ρ海水gV排,
∴排开海水体积减小量:
△V排= = =20m3.
答:(1)则船员从船头到船尾进行一次排查需要200s长时间.
(2)此时航母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为1.05×105Pa;
(3)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了20m3.
点评: 本题考查了船员从船头到船尾进行一次排查需要的时间、底部受到的压强、舰载机起飞后减小的排水量等问题,难度不大;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液体压强公式、浮力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39.(6分)(2013•长沙)小刚设计了一种小鸡孵化器的电路模型,如图所示,在一般情况下,只需灯光照明,温度较低时,则需要加热.电源电压为72V,R1为定值电阻,R2为发热电阻丝改成的滑动变阻器,其上标有“200Ω 3A”的字样,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灯泡上标有“12V 3W”的字样.
(1)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多大?
(2)闭合S,断开S1、S2,灯泡正常工作,求R1的阻值.
(3)S、S1、S2均闭合时,求R2上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欧姆定律.
分析: (1)根据灯泡的铭牌可知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可利用公式I=计算出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2)闭合S,断开S1、S2,灯泡L与电阻R1串联,而此时灯泡正常工作,从而可以判断出灯泡两端的电压,知道电源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计算出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又知道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再利用公式R=计算出R1的阻值                                            
电流表测干路电流;由灯泡正常发光时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可知电源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分别求出各支路的电流,再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电流表的示数.
(3)S、S1、S2均闭合时,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灯泡被短路,电流表A1测通过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中的总电流.知道电源电压,利用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判断出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可利用公式P= 计算出R2上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知道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和R1的阻值,可利用公式I=计算出此时通过R1的电流,又知道电流表A2量程为0~3A,从而可以判断出干路中的最大电流,再利用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计算出通过R2的最大电流,再利用公式P=UI计算出求R2上消耗电功率的最大值.
解答: 解:(1)∵UL=12V,PL=3W,
∴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IL= = =0.25A.
(2)闭合S,断开S1、S2,灯泡L与电阻R1串联,而此时灯泡正常工作,
则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UL=12V,而电源电压为U=72V,
∴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U﹣UL=72V﹣12V=60V,
灯泡L灯泡L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25A,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5A,
∴电阻R1的阻值为:R1= = =240Ω.
(3)S、S1、S2均闭合时,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源电压为U=72V,
则U1=U2=U=72V,
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R大=200Ω,
∴R2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为:P小= = =25.92W.
电阻R1的阻值为240Ω,而U1=U2=U=72V,
∴此时通过R1的电流为:I1= = =0.3A,
电流表A1测通过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中的总电流,电流表A1的量程为0~0.6A,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
∴通过R2的最大电流为:I2=I﹣I1=3A﹣0.3A=2.7A,
R2消耗电功率的最大值为:P大=UI2=72V×2.7A=194.4W.
答:(1)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0.25A.
(2)闭合S,断开S1、S2,灯泡正常工作,电阻R1的阻值为240Ω.
(3)S、S1、S2均闭合时,R2上消耗电功率的最小值为25.93W、最大值为194.4W.
点评: 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的内容较多.会辨别串、并联,会用欧姆定律计算,会用电功率公式计算,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流规律.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开关断开闭合过程中对电路连接情况的影响.
 

 


五、(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0分)
40.(4分)(2013•长沙)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磷原子 2P ;
(2)最简单的有机物 CH4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磷原子,就可表示为:2P;
(2)最简单的有机物为甲烷,根据有机物的书写方式其化学式为CH4;
故答案为:(1)2P;(2)CH4;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41.(4分)(2013•长沙)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P点的意义是 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15g ;
(2)t2℃时,甲的溶解度 大于 (填“大于”、“等于”、“小于”)乙的溶解度.
 

考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解答: 解:(1)P点是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15g;
(2)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故答案为:(1)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均为15g;(2)大于.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意义,难度不大,据相关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42.(6分)(2013•长沙)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熟石灰.在生活中,人们用石灰浆粉刷墙壁,粉刷后的墙壁在空气中生成碳酸钙而变得坚硬,起到保护墙壁的作用.请写出上述三个变化中的任意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 CaCO3 CaO+CO2↑ ;(2) CaO+H2O═Ca(OH)2 .

考点: 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
专题: 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
分析: 根据题意,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熟石灰,用石灰浆粉刷后的墙壁在空气中生成碳酸钙而变得坚硬,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解答: 解: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制取生石灰,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
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石灰浆吸收空气的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碳酸钙(CaCO3)和水(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答案为:(1)CaCO3 CaO+CO2↑;(2)CaO+H2O═Ca(OH)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之间的转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3.(6分)(2013•长沙)(1)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一氧化碳可作燃料,体现了一氧化碳的 可燃 性;
②石墨可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 导电 性.
(2)2013年6月初,我国连续发生了三起大的火灾﹣﹣中储粮林甸粮库失火、大连油罐爆炸、吉林禽业公司火灾,造成了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遇到灾难生命是最宝贵的,如果未成年的你在火灾现场,你可以做的是 疏散群众(合理均可) (写一条即可)

考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化学与生活.
分析: (1)①根据一氧化碳可燃烧放热分析解答;
②石墨可作电极,是利用了其良好的导电性;
(2)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要首先疏散群众;并可引导人们自救:从火灾中逃生时,为防止吸入烟尘和一些有毒气体.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并降低身子甚至匍匐前进,可以最少地吸入火场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烟尘,也可较多的获取氧气.
解答: 解:(1)①一氧化碳可作燃料,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②石墨可作电极,是利用了其良好的导电性;
(2)为尽量减少人员伤亡,要首先疏散群众;并可引导人们自救:从火灾中逃生时,为防止吸入烟尘和一些有毒气体.常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并降低身子甚至匍匐前进,可以最少地吸入火场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烟尘,也可较多的获取氧气;
故答案为:(1)①可燃;②导电;(2)疏散群众(合理均可).
点评: 本题结合实际考查了学生对一氧化碳、石墨性质的了解和应用,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
44.(6分)(2013•长沙)2013年5月18日,广州市公布了镉超标的8批次大米,其中6批次来自湖南.有色金属之乡排污严重,滥用农药化肥雪上加霜,使湖南大米屡屡重金属超标.请分析:
(1)有毒大米中所含的镉是指 元素 (填“元素”、“单质”);
(2)导致镉污染的原因是 化学工业排放的废水 (答一条即可);
(3)防止产生有毒大米的措施有 用没有污染的水浇灌 (答一条即可).

考点: 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食物中含有的金属或非金属通常是指元素;
导致污染的途径很多,例如工业三废中的废水、废气、废渣是污染的主要来源;
可以采取多种方法防止污染.
解答: 解:(1)有毒大米中所含的镉通常是指镉元素.
故填:元素.
(2)镉污染的主要来源有电镀、采矿、冶炼、燃料、电池和化学工业等排放的废水.
故填:化学工业排放的废水.
(3)用没有污染的水浇灌、禁止滥用农药化肥等措施 可以防止产生有毒大米.
故填:用没有污染的水浇灌.
点评: 污染已经贯穿到方方面面,要学会用化学知识去处理污染,使环境更美好.
 
45.(5分)(2013•长沙)化合物A、B、C都含三种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2.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在图示的三个化学反应中(“→”表示转化关系):一个反应有沉淀生成,另一个反应有气体生产,还有一个反应既有沉淀又有水生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H2SO4 ;
(2)写出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SO4+Ba(OH)2═BaSO4↓+Zn(OH)2↓ .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专题: 常见物质的推断题.
分析: 根据A、B、C都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2,说明都含有相同的原子团硫酸根离子,再根据图示反应中,一个有难溶物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第三个有难溶物和水生成进行进一步判断.
解答: 解:(1)由A、B、C都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2,说明都含有相同的原子团硫酸根离子,所以制取的气体可以是氢气,有一种物质可以是硫酸,所以A是硫酸,化学式是H2SO4.
(2)B可以是硫酸锌等硫酸盐又因为硫酸盐的沉淀只有硫酸钡,所以C是硫酸钡.硫酸锌到硫酸钡可以用硫酸锌与氢氧化钡反应,反应物是硫酸锌和氢氧化钡,生成物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锌,硫酸钡和氢氧化锌后面都标上沉淀符号.所以方程式是:ZnSO4+Ba(OH)2═BaSO4↓+Zn(OH)2↓
故答案为:(1)H2SO4;(2)ZnSO4+Ba(OH)2═BaSO4↓+Zn(OH)2↓.
点评: 在做推断题时要抓住突破口,利用突破口再进行进一步推断,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A、B、C都含有三种元素,其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2,说明都含有硫酸根离子.
 
七、(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46.(8分)(2013•长沙)请结合下列常用的仪器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仪器c的名称: 试管 
(2)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是 e (填序号)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可选择 ab (填序号)组成: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择 g (填序号).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分析;
(2)根据量筒是量取一定液体体积的仪器分析;
(3)反应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方法是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解答: 解:(1)c是试管,故答案为:试管;
(2)量筒是量取一定液体体积的仪器,故答案为:e;
(3)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是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要加热制取气体,所以其发生装置可选择a、b组成;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或排水法收集,所以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择g,故答案为:ab;g.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通过此题要知道反应装置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方法是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47.(10分)(2013•长沙)小宁和小明同学学习完酸、碱、盐后发现: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酞试液变红呢?小宁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小宁和小明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1)Na2CO3属于 盐 (填“酸”、“碱”、“盐”);
(2)实验Ⅰ的目的是为了 探究Na+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3)实验Ⅱ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探究水分子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实验Ⅱ没必要做,你认为小明的理由是 酚酞试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
(4)实验Ⅲ滴入Na2CO3溶液,震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滴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后,震荡,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生成了 白色沉淀 (提示:CaCl2溶液呈中性)
由实验Ⅰ、Ⅱ、Ⅲ得出结论:溶液中的CO32﹣以使酚酞试液变红;
(5)小明同学在和老师交流上述结论时,老师说:“其实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是 CO32﹣与H2O发生反应产生OH﹣ .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1)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
(2)氯化钠中含有钠离子,可以探究钠离子能否使酚酞变色;
(3)酚酞试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大量水分子,所以实验Ⅱ没有必要做;
(4)主要从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的反应可以得出,碳酸根离子减少,使红色逐渐消失;
(5)氢氧根离子能够使酚酞变红,所以可以判断在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
解答: 解:(1)碳酸钠能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属于盐;
(2)向氯化钠溶液中加酚酞不变色,说明氯化钠溶液中的粒子都不能使酚酞变红,即钠离子不能使酚酞变色;
(3)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大量水分子,在实验Ⅰ中得到验证,所以实验Ⅱ的探究是多余的;
(4)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现象为产生了白色沉淀;
(5)我们知道只有氢氧根离子才能使酚酞变红,所以由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可以判断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Na2CO3溶液中存在OH﹣的原因可能是CO32﹣与H2O发生反应产生了OH﹣;
故答案为:(1)盐;(2)探究Na+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3)酚酞试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4)白色沉淀; (5)CO32﹣与H2O发生反应产生OH﹣ (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所提供信息进行处理和利用微粒性质的差异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要求较高.要熟悉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八、(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48.(6分)(2013•长沙)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 2.5 g.
(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 (1)根据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2)利用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质量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求出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就是二氧化锰的质量,是2.5g;
(2)设:生成1.6g气体需要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2H2O2 2H2O+O2↑
68               32
x               1.6g
根据 解得x=3.4g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3.4%
故答案为:(1)2.5;(2)3.4%;
点评: 本道题目比较简单,是一道最基本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氧气的质量.

暑期家教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中心备案网站  苏州公安部备案网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绿色安全网站  中国文明网

 

 

苏州进步网辅导中心保证家教教学质量,按提分收费!

家教热线:18936084829(胡老师),0512—667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