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的组成:
2.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媒介。
3.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
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
血浆中酸碱度:7.35---7.45)、温度(37度)。
5.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
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
动态平衡中
6.稳态的调节:神经 体液 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必要条件。
二、体温调节
1.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
产热和
散热过程保持
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
肝脏和
骨骼肌(另还有
立毛肌)
散热器官:皮肤(与皮肤中
血管、汗腺的活动有关)
2.体温调节过程:
3.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三、水平衡的调节
1.水的来源和去路: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2.调节水平衡的激素:抗利尿激素
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3.水平衡调节的过程:(负反馈)
四、血糖调节
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mol/L(0.8—1.2g/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
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下降。(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
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同时胰岛素分泌减少)
5.血糖不平衡: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
6.糖尿病 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六、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1.免疫系统的组成:
注意:免疫细胞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2.免疫类型:
3.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淋巴因子属于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效应T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暴露的抗原会被抗体(和体液免疫的相互协作)或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4.艾滋病:
(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
(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
(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