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10年)
1)概况:①
时间:
19世纪
六七十年代
②地点:
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
③途径:
官僚、地主、商人、华侨等投资近代工业;采用
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资本主义企业。
④主要企业:方举赞、孙英德的
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元的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朱其昂的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2年)
1)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前提);2)
洋务运动的诱导;3)
外商企业的刺激。
3.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10、11、12年)
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后)
2)原因:①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
资本输出,使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②清政府,
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③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实业救国”和“设厂自救”成为风气;
3)表现:这一时期民族资本总额增加;商办企业数量、规模扩大;企业由沿海向内地的扩展。
4)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发动并领导了
戊戌变法和
辛亥革命运动。
考点二 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10、11、12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时间: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1912-1919年)
2)背景:①辛亥革命后翻清君主专制制度,,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一些障碍;
②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如
“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③
“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④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主要原因)。
3)概况: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其中,
①主要行业:
纺织业、
面粉业发展最快。
②著名实业家:
张謇(南通人)、
荣宗敬、荣德生(无锡人)
4)结果: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4)启示: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毛南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
能实现现代化。
2.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4年未考)
1)时间:1927—1936年。
2)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3)特征:民族工业得到了
较快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峰)
3.了解抗战时期、解放时期民族工业的状况(4年未考)
1)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①沦陷区:一些厂矿被日军
毁坏或吞并。
②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控制经济命脉;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压榨民族企业,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2)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陷入绝境。
原因:①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②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垄断,挤压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③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膨胀通货。
4.探讨民族工业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3年)
1)地位: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难以独立发展。
2)作用:促进了
中国近代化进程;
①经济:作为一种先进的经济因素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促进
自然经济的解体和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②政治:为
维新变法运动和
辛亥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促进工人阶级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③思想: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曲折历程:
夹缝产生 |
初步发展 |
短暂春天 |
发展较快 |
沉重打击 |
日益萎缩 |
19世纪
六七十年代 |
19世纪末
(1895-1912) |
20世纪初
(1912-1919) |
国民政前期
(1927-1936) |
抗战时期
(1937-1945) |
解放战争
(1946-1949) |
【易错点】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
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而非增强国力、壮大民族工业),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但
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轻工业发展加快,重工业基础薄弱(而非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解放战争期间,
美国(而非英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民族工业趋向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