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进步教育家教网  
设为首页
手机版
 
欢迎您访问苏州进步教育家教网,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家教/教学服务!
最 新 公 告

1.2022年暑假班招生报名已启动.
2.本家教网站的免费视频学习中心已开通.
3.本家教网站的资料查找中心已开通.
家教电话:18936084829(胡老师).

 


点击下载试题

友情提示:
1.点击下载时,跳转至新页面后,点击普通下载即可。
2.如果提示你,输入解压密码时,密码为,“苏州进步网www.szjjedu.com”。
3.如在线浏览可以点击全屏按钮。
4.您下载的资源均为完整版。

中高考家教


小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必修二)


作者:苏州进步网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5-20 阅读次数:




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考点一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了解“一五”计划   (3年未考)
1)时间:1953——1957
2)特点:①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②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
3)成就:①在东北建设重工业基地,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②1956年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易错点】 1°“十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它的提前完成表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而非成为初步工业的国家)
2.理解三大改造  (12、13年)
1)三大改造时间:1953—1956年
2)内容: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①农业:组织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引导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重大创举:和平赎买)。
3)实质: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4)意义: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标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易错点】 1°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而非彻底消灭了私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10、11年) 
1)背景:随着三大改造即将完成,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2)时间:1956秋天
3)主要内容:
①分析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落后的矛盾。
②提出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作用: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八大路线未能坚持下来。
考点二   经济体制改革
1.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1、13年)
⑴时间:1978年12月
1)背景:文革结束,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实现了思想解放。
2)内容:①思想:重新确立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③经济: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意义:①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②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农村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发展。
2) 农村改革先锋:安徽(凤阳小岗村)、四川一些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管理体制、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发生变化,但土地仍然是公有制,)
3)意义: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农业大发展,农村开始历史性变革。
3.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0、11年)
1)全面展开:1984年以后,全面开展。(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2)中心环节: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3)主要内容:①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②所有制:单一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分配制度:平均主义、大锅饭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④90年代,国企改革进入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阶段(如:股份制等)。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易错点】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战略决策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而非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点三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
海浦东的史实(10、11、12年)
经济特区
(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1980年,创办4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深圳为第一个经济特区,一夜崛起的城市。
1988年,海南省经济特区。
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
江苏两个:连云港、南通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以后,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设置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8年开始,共沿海和内地开放城市设立了49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带动当地经济。
江苏有连云港、南通、南京、苏州工业园区等。
1990,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目的:以浦东为龙头,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意义: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1.理解邓小平“南方谈话”(10年)
1)背景: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重威胁;
②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面临历史性机遇。
2)时间:1992年
3)主要内容:①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 “社” 姓“资”的标准问题。
②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4)意义: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打破了对“计划经济”的崇拜。)
2)形成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3.了解中共十四大、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五大的主要决定(11、12、13年) 
1)中共十四大(1992
①主要内容: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2)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
①主要内容: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3)中共十五大(1997
①内容: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②意义: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易错点】 1°中共十四大(非十五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暑期家教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中心备案网站  苏州公安部备案网站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绿色安全网站  中国文明网

 

 

苏州进步网辅导中心保证家教教学质量,按提分收费!

家教热线:18936084829(胡老师),0512—667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