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4年未考)
1)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即
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
②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股票投机活动,分期付款等
导致生产和销售矛盾尖锐。
③导火索(直接):
股票投机盛行,华尔街股市暴跌。
2)爆发:①
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崩溃。美国出现经济大危机(20世纪末)。
②表现:美国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增加。
(金融危机—工商业危机—农业危机—政治危机)
3)特点:
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影响深远。影响世界局势。
4)影响:①经济:经济衰退、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浪费社会资源;
②政治:激化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政府信任危机、工农
运动高涨、法西斯势力嚣张),
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③国际形势:紧张、恶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打起
关税战、贸易战、货币战,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各国进一步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掠夺,激起当地人民反抗,激化矛盾。
④政策调整: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破产。导致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
2.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
内容 (11、12、13年)
1)主要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恢复银行信用;
禁止黄金出口(放弃金本位制);增发货币(美金贬值)[ 货币发行政策],刺激出口;
管制证券业。
②复兴工业:颁布
《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经营规章,规定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规则,对企业进行政府监督,减少盲目生产;调整企业关系和劳动关系。
③调整农业:减耕减产,国家补贴。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④社会福利: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兴办公共工程:
“以工代赈”,增加就业。刺激了生产和消费,稳定了社会秩序。
⑤社会立法:颁布
《全国劳工关系法》,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缓和劳资矛盾。
3.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与作用 (4年未考)
1)特点:
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2)作用:①经济:减轻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政治: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国内法西斯势力,
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统治。
③社会: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使弱势群体首次得到保护,推动战后福利国家的形成。
④世界: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二战后欧美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
1.了解美欧等国推行的福利政策。(福利国家)
1)含义:
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
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2)实质:
国家干预社会财富的分配要求国家通过立法和财政经济措施增进社会福利。
3)目的:直接:减少贫富分化带来的社会矛盾,根本: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4)发展概况:
时间 |
二战后,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1973年危机后, |
20世纪八十年代, |
发展 |
逐渐兴起; |
日渐发展完备; |
继续发展; |
缩小规模。 |
5)影响:①积极性:使穷人受惠不少,起到稳定社会的积极作用。
②消极性:使劳动者积极性下降,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2.了解美国的“新经济”(
又称“知识经济”)(11年)
1)
新经济: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原因: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克林顿“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
3)实质:
信息化与全球化。
4)特点: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较低。
影响:
美国实现了长达10年的经济持续增长[其原因是美国“新经济”]。
3. 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干预(近4年未考)
1)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出现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期”。
西方流行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进入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干预
经济,是对传统“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重要变革,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过度的国家干预,导致70年代经济危机和经济“滞涨”。
2)70、8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经济“滞涨”问题,西方各国不同程度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英美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调控新模式——
政府干预与市场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