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2年)
1)
时间:
1918-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2)目的:
为了集中人力物力,战胜国内外敌人。
3)主要
内容:①农业:实行
余粮收集制;
②工业:全面推行
工业国有化;
③贸易:取消
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④劳动:实行
义务劳动制,规定“不劳动不得食”。
4)评价:①积极:是战争环境下的非常举措,保障了海军的军备需要,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②消极: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内战结束后继续推行,引发严重的
经济和政治危机。
2.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10、11、12年)
1)时间:1921年,
2)主要内容:①农业: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余粮归个人所有。
②工业:允许恢复小型个人企业,部分国有资产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
③贸易:允许
自由贸易,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取消
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3)实质: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4)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
为落后的俄国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
考点二 斯大林模式
1.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10\12\13)
1)私有制结构:实行
单一的公有制。
2)管理方式:行政命令、计划经济、排斥
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
3)经济结构:片面发展重工业(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长期停滞)
4)资金积累:农业集体化,牺牲农民利益,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2.认识“斯大林模式”在经济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0\12\13)
1)经验: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已居欧洲
第一,世界第二。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后来
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
物质基础。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
2)弊端教训:
①经济结构畸形:片面的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
水平缓慢提高。
教训:必须使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关注民生。
②管理体制僵化: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企业积极性,阻碍了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教训: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应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生产关系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考点三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苏联改革
1.了解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二战结束后,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2)时间:
1953-1964年 。
3)内容:①农业(重点):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
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
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
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
玉米
②工业: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地方;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
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4)结果: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最终失败。
2.了解勃列日涅夫改革(2014新增)
1)主要内容:勃列日涅夫吧改革重点放在工业方面,为了维持超级大国地位与美国争霸,他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
2)影响:①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
②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
③1975年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探究】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