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是社稷之臣也
今义:判断动词古义:________________
(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今义:认为 古义:________________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今义:国家和家庭 古义:________________
(4)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今义:有事情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二、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于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
(2)而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
不患寡而患不均( )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
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
(3)既来之,则安之( )
四、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何以伐为?(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求!无乃尔是过与?(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一、(1)这;(2)把……作为;(3)指诸侯的邦国和大夫的家庭封邑;(4)指用兵。
二、(1)引出动作的对象/对/从,在;(2)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三、(1)形容词作动词,靠近;(2)使动用法,使……来;(3)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定
四、(1)以何伐为,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与句末语气词“为”,表反问 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2)“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冉求!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3)于颛臾有事,介词宾语后置 季氏将对颛臾用兵。
(4)于柙出,介词宾语后置;于椟中毁,介词宾语后置 老虎、犀牛从木笼子里逃了出来,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
【素材点金】
自我约束。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自己立场不稳,就会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坏人拖下水。当年孔子不是告诫过,季氏之忧,在萧墙之内吗?
链接篇目:《寡人之于国也》
【素材点金】
环境与生存。保护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两千年前,山林湖泊该是很多吧,孟子则已提出:“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已经意识到滥捕滥伐的危害,告诫人们要注意生态平衡。
【素材运用】
示例1:我一直轻视于西方人的浅薄、西方人生活的粗糙和太过鲜明的功利意识,可事实证明浅薄的是我和我周围的许许多多人,真是让人有些自惭形秽。事实不必太多地罗列,只这个钓鱼的事例,足矣!如丹麦这位先生的钓鱼法,中国古代是不乏其人的,如生活在两千年前的孟子。孟子在和梁惠王的对话中,就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的话可能时人也多有身体力行之,不然在生产力那么低下的时代,怎么还间隙出现了不少的太平盛世。太平盛世固然和统治者治国安邦的政策方法有关,但也离不开老百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态度。可惜的是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如今在洋人那里运用着,而现在的大多数中国人却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事件在现在的中国比比皆是,小的,君不见现在的钓者渔夫,有几个钓着小鱼或网着小鱼而放生的,大的清炖吃,小的油煎了吃,直弄得江河混浊,鱼鳖绝迹,恐怖!大的,如我们现在的一些人利令智昏,对于地下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只要眼前快活,谁管来日方长,杀鸡取卵,鼠目寸光,悲哀!
(
2010年上海卷满分作文《智者的选择》)
示列2:其实,这种有远见的智慧在两千多年前就已诞生。孟子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这句话用捕鱼的道理生动形象地提醒人们适时地放弃眼前利益,将会收获更多;贪图眼前利益,只会得不偿失。生活中总是会有人汲汲于眼前的名利,以至于因“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而懊悔不已;而真正成功的人往往能看到远方美景,然后淡定地向前迈进。比尔·盖茨就是这类人的典范。
(2010年上海卷满分作文《看得远,才能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