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选择题(共20分)
2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O2 B、N2 C、He D、CO2
28、属于氮肥的是( )
A、K2CO3 B、Na2CO3 C、NH4HCO3 D、Ca(H2PO4)2
29、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 元素 D、 单质
30、属于
物理变化的是( )
A、 冰川融化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 食物变质
31、生活中属于溶液的是( )
A、草莓酱 B、蒸馏水 C、蔗糖水 D、 玉米糊
32、酒精(C2H6O)属于(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单质 D、 有机物
3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 B、双氧水和水 C、干冰和冰 D、氧气和液氧
34、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 )
A、 -3 B、-2 C、 +2 D、 +3
35、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反雾霾口罩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36、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在固态时分子式静止不动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3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 2HCl,该反应属于( )
A、 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
37、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
描述错误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8、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干冰:人工降雨 B、稀盐酸:除铁锈
C、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D、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
39、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 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
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
40、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 B、用水鉴生石灰和石灰石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 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41、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装置是( )
42、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 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
C、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 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测定pH
43、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44、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45、在10g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
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有关结论错误的是( )
A、共生成0.1mol氯化钙 B、燃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盐酸量越少
C、共生成0.1mol二氧化碳 D、燃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七、填空题(共19分)
47、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用
初中化学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①现有四种常见物质:H2SO4、SO2、KOH、NaCl,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酸的是 ,焰色反应呈黄色的是 。
②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0.5mol水中约含 个氢原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③某反应涉及的四种分子如下图所示:
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之比是 。
48、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①下表是KNO3、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KNO3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I.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 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是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不要求计算)。
II.请写出一种将KNO3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
III.20℃时,将20gNaCl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IV.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的方法是 。
②用硫酸铜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
所得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
49、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①操作I是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中有氢氧化钠
八、简答题(共21分)
50、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其物质的量为 mol。
②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51、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下:
①仪器a的名称是 ;搭建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 (选填“前”或“后”)放置。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
药品
实验编号 甲 乙 丙 丁
大理石 m g,块状 m g,块状 m g,粉末状 m g,粉末状
盐酸(过量) w g,稀盐酸 w g,浓盐酸 w g,稀盐酸 w g,浓盐酸
I.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II.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 对照(选填实验编号)。
III.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 。
IV.研究发现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度越快,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反应更为剧烈 B、最终剩余溶液的质量更小
C、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 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
④下表中的两个实验,尽管在原料状态、发生装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却都能控制气体较平稳地产生。请从实验目的、原理、原料、装置、操作等方面思考后,具体阐述每个实验中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目的 原料 发生装置 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制取二氧化碳 块状大理石
稀盐酸 A
制取氧气 粉末状二氧化碳
3%的过氧化氢溶液 B
5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验证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并验证产物。实验时,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继续实验。
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
②实验过程中,C中的现象是 ,D处点燃的目的是 。
③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B处酒精灯
b、C中增加的质量与B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相等
c、反应开始后通入0.1mol一氧化碳可生成0.1mol铜
d、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④甲同学认为A装置用于证明一氧化碳不能和石灰水反应,乙同学认为省略A可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