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时A的溶解度为 80g
(2)P点的的含义
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点为
t3℃时A的不饱和溶液 ,可通过
加入A物质,降温, 蒸发溶剂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
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
降温结晶 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A溶解度是
80g 。
(7)t
2℃ 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
1℃
会析出晶体的有
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
(8)除去A中的泥沙用
过滤 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结晶 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
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1体积水里达到
饱和状态时的
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 ①气体的性质 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分离:KCl和MnO
2方法为
过滤,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
NaCl和KNO
3方法为
结晶,步骤:
溶解、冷却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采用
蒸发溶剂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
NaCl)。
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比较大的物质采用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如
KNO3、CuSO4)
冷却饱和CuSO
4溶液析出晶体的化学式为
CuSO4·5H2O。
结晶的两种方法 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
3)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溶质质量分数= × 100%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酸和碱》知识点
一、酸、碱、盐的组成
酸是由
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硝酸(HNO
3)
碱是由
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
3·H
2O)
盐是由
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
水溶液可以导电(
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
浓盐酸 |
浓硫酸 |
颜色、状态 |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3+) |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
气味 |
有刺激性气味 |
无 |
特性 |
挥发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
吸水性 脱水性
强氧化性 腐蚀性 |
用途 |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
2、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